首页

优美之家免费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8 19:15:59 作者:中方:日方以冲之鸟礁主张专属经济区违反国际法 浏览量:52747

  中新网长白山9月18日电(吕盛楠 张沫涵)“这是我们在原始阔叶红松林内的一处样地,样地每公顷内超过200岁的树木有200株到300株左右。样地内的所有树木都进行了挂牌,我们会开展测量胸径、标记位置等调查,每5年复测一次,记录林分的发展变化情况。”对于样地里的树木种类、健康状况,戴冠华早已了然于胸。在森林里走一走,记录一些林内的变化情况已经成为了他的日常习惯。

  戴冠华是吉林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长白山站)副站长,今年是他在这坚守的第22年。

戴冠华正在攀登样地中的观测塔,这个塔有数十米高。吕盛楠 摄

  戴冠华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长白山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分布区。尤其是低海拔分布的原始阔叶红松林,它是中国目前温带面积最大、保护最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属于中国温带典型地带性顶极森林类型,具有十分突出的典型性和区域代表性。

  创建于1979年的长白山站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是由著名生态学家王战、阳含熙等牵头创建的。该站根据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分布,设置了7个长期观测场,监测内容涵盖水分、土壤、气象、生物四个方面。

  据悉,自1979年建站至今,这里的科研人员积累了40余年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的连续监测数据,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任务,相应的技术平台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戴冠华正在为来自塞尔维亚的访问学者讲解日常的观测内容。吕盛楠 摄

  戴冠华介绍,科研人员依托东北温带森林大样地网络平台获取野外观测数据,并围绕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及其生态功能开展研究,不仅极大地完善和发展了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等领域的理论,也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在参加工作的20多年里,戴冠华深切感受到了当地生态环境变化的过程。“我刚来的时候,林下灌木相对较矮,野生动物见得也少。”戴冠华说,现在,原本出现在核心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也偶尔会在样地里“现身”。

  野生动物见得越来越多,这让戴冠华十分开心。他认为,动物们生活半径的逐步拓宽,是生态环境不断向好最有力的证据。“这是我们科研人员最想看到的结果。”(完)

【编辑:唐炜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华社权威快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推出

教育下一代,就像培育农作物,它们的特征不同,灌溉的条件也不一样,不能将一套方法套用在所有人身上。我希望能把中西方的教育理念、科研理念结合起来,锻炼出一些具备个人才能和使命感的科学家,为社会做一些事。我希望每一个学生最后都能找到自己的路。

北京迎来9项国际冰雪赛事 老将范可新将复出参赛

福建长泰3月15日电 (林子越 林阿芬 林雪鑫)春回大地,农事渐起。走进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林墩办事处石横村的一处家庭农场,新农人张基模正在田间与农户一同为耕种做准备工作,松土、覆膜、播种,静待新苗破土而出。

湖南口岸迎来首批马来西亚鲜食榴莲

通孟戴维指出,提倡多边主义精神和包容性发展的全球发展倡议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许多发展机遇,强化了全球治理的多极化趋势,助力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世界。

《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发布 全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319万平方公里

云南省水利厅2023年汛末即针对蓄水不足状况和冬春季可能发生严重干旱的预测,提前调度水库蓄水保水,组织认真摸排供水需求、算清水账,立足春季持续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情况,详实制定供水保障方案,开源节流并重,实施抗旱“五大行动”。一是地下找水,组建工作专班开展实地调查和系统勘探,共打井580眼,合理高效用好地下水资源。二是天上要水,会同省气象局编制人工增雨工作方案,抓住适宜条件及时实施增雨作业。三是山泉引水,实施山泉引水工程277项,因地制宜采取蓄、引、提等方式用好山泉水。四是应急调水,提早在干旱风险区域建设652项抗旱保供水工程,做好区域间水资源调配,部分工程已建成并发挥效益,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旱情的发展。五是全民节水,在媒体平台发布倡议书呼吁全社会节水爱水惜水,联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展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加强工业和服务业用水管理。通过采取有力措施,抗旱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目前全省没有发生供水中断情况,没有出现规模性饮水不安全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